2022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后勤保障处秉承“一切为师生着想,尚勤尚俭、育德育人”的工作理念,为建设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而努力。
1、聚焦师生期盼,“一下三民”实践活动见行见效。聚焦纺大师生需求,以“一下三民”活动为引领,常态化开展“为师生办实事”活动,领办完成校领导下基层解决师生反映问题54件,处领导下基层办实事51件,挖掘了实践活动好案例和暖心故事9篇,4篇被学校新闻报道。
2、加强内控管理和安全生产,高质量维修改造工程提升教学科研保障。成立学校维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武汉纺织大学一般维修管理办法》,完成一般性维修改造工程共19项,包含阳光校医院至二食堂马路扩宽、阳光北路主马路路面翻新、南湖地埋式垃圾站改造、纺织艺术电子电气等二级学院实验室改造等项目,完成15123余项零星维修工作,更换门窗家具、修复破损课桌椅、翻新雨污井盖等物件近24300项,供水供电线路故障排修69处。狠抓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幼儿安全、用电安全、行车安全连续5年零事故。
3、完成校园节水平台建设,节约型智慧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社会资金350万,对全校供水管网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了供水管网智能化改造,建成校园节水平台,使我校人均用水量达到中央水利部及教育部规定节水型高校创建指标,到11月底与基准量相比,累计为学校节约节约水费额度高达197.23万元,突出成绩得到市、区二级节水部门高度认可,并获武汉市节水奖励资金7万元。
4、完成阳光佳苑二次申购,凝聚人心助力学校发展。在阳光佳苑预售许可证到期已由江夏区回购的情况下,多次与江夏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协商,收集整理申购教职工的资格审核材料,组织协调选房细节,已完成我校147名引进人才网签工作,我校成为湖北省全面解决教职工住房的唯一高校。
5、争取旧城改造项目,改善南湖家属区生活环境推进民生工程。积极争取2200万政府资金,南湖家属区改造被列为市政旧城改造工程。后勤处旧城改造专班协调处理改造事宜46件,涵盖外墙立面翻新、停车位重建、楼栋雨水管雨棚更换、强弱电规整、小区路面翻新等项目。在学校的支持下,完成1060户智能电表的更换工作,社区正在焕发新活力。
6、推进亮化校园工程。完成阳光、南湖两校区篮球场灯光改造工程,阳光校区路灯照明系统全面换新,更换主干道路灯165盏,安装新路灯25盏,更换水系湖泊景观灯45盏,校园亮化效果显著提升。
7、建设绿化美化人文生态校园。完成玉竹苑楠竹的补栽更换共计1500株,玉竹苑基本成型;阳光校区勤人坡黄土裸露部分栽植乔木46棵,播草种8000平方米,实现勤人坡绿化全覆盖;完成南湖校区综合楼后山坡及马尾松林绿化工程、9号教学楼周边17棵高大乔木及200余绿篱色块的移栽工作,校园绿化提档升级。书记、校长亲自挂帅,争取1000万政府资金支持,阳光校区水系改造纳入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目前改造规划方案已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8、完成食堂拆除与临时食堂改建工作。学校启动对南湖学生食堂重建,历时46天完成南湖学生临时供餐食堂的改造工作,保证了开学前正式开业供餐。同时积极配合基建处新建食堂的图纸设计与审核报建工作。全年实现食堂营业额约6063万元。
9、创建“校园报修”平台,高效便捷的服务获得师生好评。重视回应师生诉求,主动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建设“校园报修”网上应用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设置诉求受理、维修进度、办理结果、维修效果、评价描述,适时在线“云监工”。师生报修迄今2220余单,师生满意率达99.9%。
10、包保联战疫情,做到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两不误。牵头制定后勤保障工作组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联防联控,建立“三方四级”包保管理机制,保证了5400余名人员的校园管控,落实全员核酸检测、校园消杀、物资储备、围墙修补等重要防疫工作。在今年2月、4月、7月、11月、12月涉及27700余名学生的五次校园封控战疫中,后勤完成了艰巨的保供任务,守住了人员防疫阵线,保障了学校有序运转。同时,做好疫情下的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等关键节点的服务保障,提供132台次交通运输服务,圆满完成6053名毕业生离校、6744名新生入校以及毕业典礼、开学典礼、校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保障任务。
2022年,是艰苦奋战的一年,后勤人团结奋发、砥砺前行,涌现出了4名“最美后勤人”、1名“我为纺大代言”宣传员,发布“后勤新干线”可视化新闻32期,2项党建成果获学校表彰。后勤人将坚持以实干赢尊重、以奉献显价值,在实现“美好纺大”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贡献后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