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英,女,49岁,在武汉纺织大学工作已有31年时间。31年来,她谦虚好学,热情待人,助人为乐,团结同事,积极向上,对热爱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特别是担任饮食中心物资部部长后工作综合繁琐,为饮食中心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杨兰英在1988年至2006年担任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员期间,主要负责各行政楼、教学楼及校园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她自知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经常向一些学历高的同事学习,开始从基础知识、学校制度、日常规定学起,天天查资料,细心专研相关工作方法,耐心细致地学习、查阅安全卫生监管等方面的书籍,并不断地融入自己的知识库,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仅得到快速成长,同时也铸就了坚强和永不服输的性格。
校园内来往的学生及领导很多,为了适应工作,杨兰英自己买了有关安全卫生监管及职业道德等多种书籍,系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好评,保证了全体师生有一个舒适整洁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先进个人。2006年10月杨兰英被调入饮食中心工作,先后任打票员、营业员、食堂保管,从此,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弹奏起拼搏与奋击之歌。
2008年元月,学校新建阳光二食堂,入冬的天气,寒风凛冽、冰冷刺骨。刚刚修好的新食堂,只有简陋的办公场所,她与食堂经理一道,协助中心主任建立各类物资和设备台账,规范各类物资的进出库程序,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她常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累了也咬着牙坚持工作,正是因为她和同事们的辛勤工作,才保证了新食堂在2008年4月顺利营业。
2008年9担任饮食中心物资部经理以来,制定保管和核算员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和各食堂保管严把物资进出库关,做得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并时刻要求自己将食品安全放在首要地位。从事后勤工作的同志都清楚,食品安全监管和物资管控工作是神圣的,每天对待不同的鲜蔬等物资逐一检查、复核;对于冻品、调料采购一律索要三证,拒收一切无“QS”标识的物质进入食堂,为食堂伙食安全建立第一道防护网。作为物资部部长,控制物资成本与核算同样是工作重点之一,加强食品原材料采购管理、严格执行“货比三家”,协助物供中心,适时掌握市场鲜蔬类、冻品类、调料类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确定物资计划与掌握供应组织的原则,按供需要求编制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申请、分配、采购计划,并进行预算分析,确定最终最经济的成本预算方案,在创造食堂社会效益的同时,保证食堂的经济效益得以持续发展。每月认真核对各食堂外包窗口和自营窗口的营业数据,做好每个食堂窗口的管理费、水电费、燃气费、保洁费的成本核算,并将各类账务装订造册,递交上级主管部门,以便让领导及时了解各食堂的经营情况,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正是这样平凡、单调、枯燥的工作,却被杨兰英视为磨炼意志情操的良机。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三十一年的艰苦与磨砺,造就了杨兰英严管理、善经营,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勤于学习的优良品质,以优秀的业绩受到各级表彰,连续多年获得后集团及学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但她以对后勤工作的奉献和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深情,谱写了一曲锻冶人生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赞歌。